别了冷逸尘,叶皓整理好情绪,入京直奔太尉周玉阶府上。
在十里亭等待之时,他又思考了一遍昨日与江源的对话,他发现他们漏掉了一个人,一个很重要的人物,太尉周玉阶。
这周玉阶是朝中清流,手握重权,不少人想拉拢投靠,可他为人耿直忠正,因此得罪了不少朝臣,但他深得梁帝信任,因此得以在朝中立足。
他分管兵权,从这几年的军队调派和人事任免来看,周玉阶还未入杜卫一党。
周太尉一见叶皓,便道:老夫恭候殿下久已,请移步密室详谈。说完打开书房的柜子,推开背板,二人进了一间雅室。
坐定后,周玉阶方笑道:若不是老夫让贱内去向惠妃娘娘问安,还不知殿下几时能来看老夫。
晚辈来迟了。周玉阶出身世家,与梁帝是同门之谊,他的为人,叶皓也很是敬佩,故而叶皓在他面前自称晚辈。
周太尉捋着胡子说道:此番找殿下来,是想问问殿下对朝局有何看法。此处隐秘,殿下但说无妨。
杜家势大,恐成祸患。叶皓一针见血地指出。
周玉阶对他能正确地指出要点非常满意,点点头说道:老夫掌管全国兵权,军事调任皆经老夫之手,地方的将领的调派皆是由地方上表、朝廷商讨、陛下比准,或者朝廷商议后直接任免。唯独西南,由杜卫一人掌权,即使是朝廷派遣将士过去,皆被杜卫以各种理由驳回。
叶皓试探着问道:师老将军之案可与杜家有关
师老将军之案,是杜家之局。老夫以为杜家只是为了碾压师将军这一员大将,给朝中一个震慑,当时陛下病重,荣贵妃把持朝政,全力支持杜家,才定了师将军的罪。
此事一出,老夫真是日夜难眠,陛下尚未立储君,朝中人心不齐,又无大将可用,一旦杜卫起兵,大梁几代君王之建设将毁于一旦。不过后来,荣贵妃却未干政过多,对陛下很是尽心,陛下的病情才未加重,这倒是老夫没想到的。
听到这里,叶皓又想起昨日与江源的讨论,他对容贵妃态度的变化,也产生了疑惑,若荣贵妃真心帮助杜家,何不在梁帝病重时就动手难道是想错了荣贵妃,他选了个折中的说法回答:荣贵妃与父皇毕竟是夫妻,还有恩情在。
这的确不假,可殿下看看贵妃为杜家这两年的安排,先是让侄子杜纯之入京安排了宫城防卫的重职,勾结了宣相良那老匹夫,搅得朝堂混乱;又拉拢成王娶了她的侄女为侧妃。她为什么选成王,老夫想大概是用成王做掩护,将来名正言顺让杜家直接参与朝政大事,至于杜家为什么至今未起兵,大约是因为殿下的原因。老夫能看得出,殿下也在布局。周玉阶说罢,眼中带着深意看了一眼叶皓。
见他已看出,叶皓便不再隐瞒:是,师老将军对晚辈有遗言,已告知晚辈该如何做。
回忆这两年之事,他又恍然,当年朝中旨意命他巡守海防,亦是周太尉之意,他向周太尉求证此事。
周玉阶:送老将军还乡和巡守海防的确是老夫之意,师将军真是位好将军!周玉阶感叹了一句后,继续说道:至于成王,老夫不想他如此糊涂,此举他虽得了杜家支持,但在朝中也失了部分人心,在老夫看来,成王能力才干出众,不该做如此选择。
叶皓:他虽未说为何如此,但我知他是不得已,我与他已达成一致,他在朝、我在军,守望相助。
周玉阶若有所思:殿下倒是信任成王,如果是这样,那倒是老夫误会他了,但是这种手段,老夫是不认可的。不是老夫在此挑拨,殿下也不要全然相信成王。
周玉阶说完,突然起身行跪拜大礼说道:请殿下听老臣一言,陛下的三位皇子:二皇子虽为陛下所爱,可只知读书、不理政事;三皇子已染指杜家,不宜为继;只有殿下,有勇有谋、堪当大任。老夫欲扶持殿下得储君之位,大梁若得殿下为明主,实乃社稷之幸、百姓之福。
叶皓急忙扶起周玉阶,说道:太尉慎言,储君之位由父皇定夺,不可妄议。
周玉阶几乎老泪纵横,言辞恳切地说道:是老夫僭越了,老夫是为了大梁江山社稷才出此言,若殿下再无行动,只恐这天下又要动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