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那个民生凋敝而道教兴起的时代,少年徐纯阳的心中也悄然种下了一颗追求仙途的种子。
天下初定,历经连年战火的华夏大地满目疮痍,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,都渴望和平与安宁,道教以其清净无为的教义,成为众人心灵的慰藉。
此时的道教,己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,更是一种时尚与潮流。
道观庙宇香火鼎盛,文人墨客争相研读道家典籍,玄学家们以精通“老、庄、易”为傲,清谈之风盛行于世。
那些关于道学的辩论,往往通宵达旦,成为士人阶层津津乐道的话题。
李老先生,作为当地士林中的佼佼者,自然也不例外。
他常于授课之余,引领学生踏入玄学的殿堂,尽管对少年纯阳而言,那些深奥的理论如同天书一般难以理解。
他的心思,早己被生活的琐碎所占据:龙门客栈的短工、胖账房的责骂、铁公鸡刘掌柜的算计……这一切,都让他无暇顾及台上老师的滔滔不绝。
然而,即便是这样的无心插柳,也有柳成荫之时。
老先生讲述的盖州城东卫氏之子的故事,让纯阳心中警铃大作。
他意识到,追求仙道虽好,但切不可盲目,更不可沉溺于无谓的清谈之中。
随着道教的流行,无数门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但真正能够名垂青史的,唯有那历史悠久、底蕴深厚的三大宗门:委羽山的妙华宫、罗浮山的玄天宗、鹤鸣山的天师宗。
玄天宗,以其清高的教风、深厚的底蕴,赢得了士大夫的尊敬与皇家的青睐,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圣地。
对于纯阳而言,玄天宗不仅仅是一个修炼仙术的地方,更是他摆脱贫困、实现梦想的捷径。
他深知,要加入这样一个名门正派,绝非易事,但即便如此,他也从未放弃过努力。
他与清河老道的“斗智斗勇”,成为了他修仙路上的一段佳话。
尽管过程充满了波折与挫折,但纯阳始终坚信